在高溫環境中,構件的疲勞規律比較復雜,常溫環境下得出的疲勞規律不能直接應用于高溫下的情況,壽命估算的問題也大有不同。一般認為,當合金的工作溫度與合金熔點的比值大于0.5時,這時認為構件處于高溫工作狀態,構件的蠕變現象就不可忽略。所以高溫疲勞研究的是疲勞和蠕變共同作用下的材料力學行為。在高溫下的循環載荷就往往會導致蠕變—疲勞斷裂,這種破壞行為是一個與時間有關的變形機制。在這種機制下,構件的斷裂形式由穿晶斷裂(常溫低周疲勞的特征)變成了沿晶斷裂。沿晶斷裂是蠕變斷裂的一個重要特征,它是由晶間穴生產和互連形成的。
當波紋管金屬的實際工作溫度高于材料的蠕變溫度時,波紋管將受到蠕變與疲勞的相互作用,疲勞壽命明顯降低,而且與載荷作用時間有關。
目前對于波紋管膨脹節在常溫及蠕變溫度以下的疲勞壽命問題研究已很多,EJMA標準和GB/T12777—2008規定了蠕變溫度以下的疲勞壽命預測方法,可以直接用公式來預測波紋管的疲勞壽命,同時借助有限元分析軟件可以減少波紋管生產部門的試驗成本及新產品的周期。
對于工作在蠕變溫度以上的波紋管,因受疲勞和蠕變及其交互作用,其壽命要比常溫條件下的疲勞壽命低得多。雖然已有學者在高溫下進行了膨脹節的疲勞試驗,但尚缺少系統的試驗研究。波紋管在蠕變溫度內的疲勞壽命尚無較為準確的預測方法。因此研究高溫條件下金屬波紋管膨脹節疲勞失效機理,探索疲勞壽命預測方法變得尤為重要和緊迫。